羅昉醫師中醫婦科講座


中醫肝鬱腎虛型不孕不育臨床診治心得一則

 

1.臨床體會

黃體功能不全性不孕(腎虛肝鬱型)

   L某,女,33歲,初診時間於2010412日。婚後3年,夫妻同居,性生活正常,未避孕,欲生育而未懷孕,經西醫治療及服中藥湯劑治療未愈。14歲月經初朝,週期延後,週期30—40d,行經3—5d,量中等少許血塊,經前痛經,經前乳房脹痛明顯。平時白帶量少,飲食正常,二便調,腰痠乏力,性欲低下,畏寒肢冷,舌淡紅,苔薄白,脈細。子宮輸卵管造影示:子宮及輸卵管正常。B超示:子宮及附件未見異常。內分泌測定,PRL67.9g/LFSH6.13g/LLH7.70g/L基礎體溫呈斜坡上升,高溫期3d,判定為高泌乳素血症,黃體機能不全所致的不孕症。男方精檢正常。西醫診斷:原發性不孕,黃體機能不全;中醫診斷:不孕症,月經不調。腎虛肝鬱證。採用中藥調經補腎治療3個月,治療期間避孕。3個月後月經回復正常,基礎體溫走勢正常,高溫期保持平穩14d隨後於下一月的排卵期同房,繼後成功受孕,尿HCG陽性,足月順產一男嬰。

  按:西醫所說的黃體功能不全指的是排卵後黃體形成不全,分泌孕酮不足或黃體過早退化,是造成女性不孕或反復早期流產的主要原因。中醫認為黃體功能不全(LPD)性不孕以腎虛為主,根據月經的不同時間調整治法及處方用藥,運用中藥調經補腎助孕法,以補腎為主,配合健脾疏肝之法。治療中必須注重一是卵泡期,只有卵泡充分發育成熟,排卵後才能有健全的黃體。二是排卵,只有卵子順利排出,才有利於黃體的發育。三是觀察基礎體溫變化,瞭解補腎健脾疏肝方法應用及用藥量。經後期(卵泡期):此期應益腎填精養血,佐少量甘潤助陽藥以助陰精(卵泡)的生長。方藥:當歸、川芎、熟地、白芍、黨參、白術、茯苓、菟絲子、鹿角霜、紫河車等。經間期(排卵期):懷孕的“真機”時期。此期應益腎填精養血,加溫腎助陽之品,少佐活血疏肝之品以促進排卵。方藥:黨參、茯苓、淫羊藿、柴胡、香附、川斷、鹿角霜等。經前期(黃體期):此期是陽長陰少,高溫期至少要維持12-14d才易使孕卵著床受孕。此期應益腎填精養血,溫腎健脾以扶助陽長。方藥:黃芪、黨參、白術、茯苓、山藥、莬絲子、淫羊藿等。月經期:此期經血行,排除陳舊的經血。治療應疏肝理氣,活血化瘀。使陳舊的子宮內膜和經血徹底排泄乾淨,以利新血生,新內膜長生。方藥:柴胡、白芍、當歸、丹參、益母草、敗醬草等。

2.結論

受孕過程複雜,不孕的原因亦多種,中醫把不孕症辯症分為腎虛、宮寒、血虛、血瘀等,女性不孕症以腎虛宮寒、血虛血瘀型居多。在臨床上運用補腎暖宮補血之法,採用中藥活血化瘀,補腎養血,有改善子宮血液迴圈,促進炎性反應吸收的作用。臨床上根據卵泡發育、子宮內膜週期性變化的生理特點分兩期辨證施治。月經期,經血旺盛而外瀉,應因勢利導,以通為順,故在基本方基礎上,酌加活血化瘀之品,有利於經血順勢而出。月經乾淨後,此階段子宮內膜開始修復,卵泡不斷增長,形成卵子排出,機體處於虧虛階段,應酌情應用補腎養血之品。諸藥合用,活血而不傷血,瘀去絡通,充任調和,是治療不孕症的有效方。

本文案例治療成功的關鍵均在於詳辨病機,並結合現代醫學檢查指標,制定恰當的治則治法。在填補腎精養血的基礎上,或活血通經,或疏肝理氣促排卵,陰中求陽,動靜結合,最終使患者月經週期、卵巢排卵及內分泌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復,從而能成功受孕,並在孕期積極安胎治療,故得以在較短期內成功妊娠,並順利度過孕早期而未再發胎漏或墮胎。 

返回婦科講座選項